产品详情:
为什么每个家庭都需要这套《漫画儿童心理学》?
当孩子进入6-12岁这个“心理敏感期”,情绪波动、社交困惑、行为习惯等问题接踵而至。作为家长,你是否常感到“明明想沟通,却总被孩子抵触”?《漫画儿童心理学》全5册,正是为解决这些痛点而生——它用孩子看得懂的漫画语言,将复杂的心理学知识转化为生活场景,让亲子共读成为双向成长的过程。
---
核心卖点:科学养育,从“懂孩子”开始
由国内资深儿童心理学家团队打造,结合发展心理学、教育心理学理论,针对6-12岁儿童常见行为问题(如拖延、社交恐惧、情绪失控)设计案例,拒绝“伪科学”说教。
例如:通过“小美不敢交朋友”的漫画故事,教孩子理解“社交勇气”,同时指导家长如何引导而非说教。
每册包含100+个生活场景漫画(如考试焦虑、被同学嘲笑、拒绝分享玩具),用夸张的画风和幽默对话还原真实场景,让孩子在笑声中理解“为什么我会这样”。
用户评价:“孩子放学主动翻书,说‘妈妈,今天我和小明吵架了,书里教我怎么道歉!’”
硬壳精装礼盒,内含5册绘本+亲子互动手册+情绪贴纸,既是阅读工具,也是家庭情感纽带。
宝妈实测:“送孩子当生日礼物,他抱着盒子说‘这是我的成长宝典!’”
---
对比同类产品:为什么选它?
对比维度 | 《漫画儿童心理学》5册 | 普通儿童心理书 | 网络育儿文章 |
---|---|---|---|
内容形式 | 漫画+场景案例,孩子爱看 | 纯文字,枯燥难懂 | 碎片化,无系统 |
年龄针对性 | 6-12岁分阶段设计 | 泛泛而谈,缺乏实操 | 忽略个体差异 |
家长指导 | 每章附“家长行动指南” | 仅孩子阅读 | 无家长参与方法 |
权威性 | 儿童心理学家团队编写 | 作者资质不明 | 来源参差不齐 |
---
用户真实评价:早买早受益
“孩子之前写作业磨蹭,我总吼他。用书里的‘番茄钟+奖励贴纸’方法,现在他能自己规划时间,还教我‘妈妈,你生气时可以试试深呼吸!’”——北京,妈妈,女儿9岁
“儿子转学后总说‘没人和我玩’,书里的‘交朋友三步法’(微笑、提问、分享)让他一周内交了3个朋友,现在天天催我买新书!”——上海,爸爸,儿子7岁
“女儿10岁开始在意‘别人怎么看我’,书里用‘镜子练习’教她接纳自己,现在她会说‘妈妈,我觉得我笑起来很好看!’”——广州,妈妈,女儿10岁
---
注意事项:如何让效果最大化?
建议每天花15分钟和孩子一起看漫画、讨论场景,家长用提问代替说教(如“你觉得他为什么生气?”“如果是你,会怎么做?”)。
书中的方法需在现实中演练,例如用“情绪温度计”记录孩子一周的情绪变化,或通过“家庭会议”解决冲突。
习惯养成需21天以上,避免因短期未见效果而放弃。可结合贴纸奖励、积分兑换等游戏化方式保持孩子兴趣。
---
总结:这套书能解决哪些问题?
早教启蒙选什么?儿童心理学书籍怎么选?《漫画儿童心理学》5册礼盒装,让养育从“焦虑”变“轻松”,从“说教”变“共情”!
(附:随书附赠“亲子沟通20问”手册,扫码可获取儿童心理专家在线答疑服务)